第五十七章 返朴
【本义】
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: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;朝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故圣人云:“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”
【通述】
以无为、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,以奇巧、诡秘的办法去用兵,以不扰害天下人的方式去驾驭天下。
我是怎么知道该这样做呢?根据就在于此:天下的禁忌越多,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;为君王者权术方法越多,国家就越陷于混乱;人们的巧智越多,邪风怪事就闹得越厉害;法令越是森严,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。所以有道的圣人说:“我无为,人民就自我化育;我好清静,人民就自然富足;我无欲,人民就自然能过上本真自在的生活。”
【释义】
【图引】
以无为、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,以奇巧、诡秘的办法去用兵,以不扰害天下人的方式去驾驭天下。
我是怎么知道该这样做呢?根据就在于:天下的禁忌越多,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;为君王者权术方法越多,国家就越陷于混乱;人们的巧智越多,邪风怪事就闹得越厉害;法令越是森严,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。所以有道的圣人说:“我无为,人民就自我化育;我好清静,人民就自然富足;我无欲,人民就自然能过上本真自在的生活。”
无为者,有朴也,本章要义为返朴。
作者认为,用兵讲究奇巧诡秘,反对方所思而行,而主政治国却恰好相反,当清静无为。
因此,当政者越是善于玩弄权谋,国家将越是容易陷于混乱;当政者推行的禁忌越多,民众就越是贫穷;法令越是森严,违反法令的人便越多。一切的根源,都在于当政者不自甘于清静无为,而是带着偏私虚妄的心,或是好大喜功,想在历史上流芳百世,或是恋权贪位,不甘权力旁落,而正是他们的这些行为,才使得国家混乱,民众贫穷。
而我却愿意按规律办事,不处处彰显自己,放开权力,由民众自己决定他们的利害得失。我不折腾干扰民众,民众会各自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,他们的生活自然变得富足。我不将自己偏私虚妄的欲念强加给民众,民众就能过上本真自在的生活。
本章认为,天下祸乱的根源,是当政者群体为了满足偏私虚妄之念,构建了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及学说体系,而这些东西,才是将天下带入昏乱,将民众带入贫穷的根源。只有去除掉这些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及学说,才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,使得天下人过上本真自在的生活。